定期定額投資這個工具甫一落地,就注定了它不會帶來過高的收益或者慘重的損失,它像長流的細水,規(guī)律地、慢慢地幫助使用它的人分攤成本、降低風險,并得到市場平均水平的投資回報,以實現(xiàn)諸如養(yǎng)老或者教育金等未來現(xiàn)金流目標,這個回報收益不是特別高,但也不會很低。
每當市場走過一個大頂或者一個大底,眾多的投資人都在懊悔,為什么當時沒有出來或者當時沒有進去,否則就能實現(xiàn)收益最大化了。也許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很聰明,能夠做對一兩次的波段操作,但是最后還是會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被波段給做了。這時大多數(shù)人忘記了天才在百萬人群里僅有屈指可數(shù)的一小撮的事實。正是因為沒有判斷和捕捉市場大頂和大底的能力,所以通過定期定投進行長期投資,避免選時實際上是能夠獲取市場平均收益的好辦法。
而定投能夠降低成本、分散風險的秘訣就在于長期堅持,股票市場同樣有潮起潮落時候,必須得經(jīng)歷一個完整的漲跌周期,大約是四五年,才能看見定投的效果。因為市場在上漲的時候,成本也在不斷的抬高,雖然看上去定投的投資呈現(xiàn)正收益;市場掉頭向下的時候則是成本不斷降低的過程,在這個階段,許多投資人看見定投出現(xiàn)了賬面損失,覺得心疼和可惜,不愿意堅持下去,認為每個月往里賠錢不值得,但他們忽視了在市場下跌的時侯,份額增加的速度和凈值走勢成反比。過早撤出,反而違背了定投避免選時、分散風險的本意。
曾經(jīng)遇到過一個2003年3月開始定投華安中國A股基金的投資者,當時定投還沒普及開來,周圍的朋友和同事對他很不理解,都問他為什么每個月都往里賠錢,這個投資者看了一眼好奇前來詢問的人,說道:我不是在賠錢,我是在攢份額,牛市來臨的時候我每一個份額都能享受到牛市的收益。2006年下半年的時候這名投資者周圍的人群看見了定投的效果,也開始紛紛加入到定投大軍中,為未來及早準備。